唐山抗震纪念馆升级改造完成对公众开放

经过一年的调整改造,唐山抗震纪念馆近日以全新面貌对公众免费开放。这次改造最大的亮点是将高科技融入了展览中,一改以往只有图片、声音、实物的单一表现形式,通过VR、智能等新技术给予参观者超强的互动体验。

  展厅分为三部分

唐山抗震纪念馆升级改造完成对公众开放

  改造后的纪念馆装饰一新、大气漂亮,与以前相比,布置更合理,展出内容更翔实,表现形式更丰富,从各个角度展示了唐山抗震精神。

  此次改造总投资1100万元,展陈面积扩大到2700平方米,推出的新展览主题名为“英雄的城市,英雄的人民”,展示了唐山从开启工业文明,到1976年遭受地震重创,奋力重生,再创唐山新辉煌的历史。

  展览共分为三部分:第一部分为人杰地灵、工业名城,第二部分为灭顶之灾、回天之志,这两个部分在展馆一层;第三部分为涅槃新生、惊艳全球,在展馆二层。

(图片来自:游虾视角)

  览第一部分通过唐山历史沿革、近代工业、高等教育、革命斗争等几个方面,呈现唐山的深厚底蕴,介绍了19世纪中叶,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,唐山得到了迅猛发展的机会,以采煤业为龙头,由此成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起点的历史进程。

(图片来自:游虾视角)

  第二部分通过珍贵的史料、图片,重现了1976年震惊世界的大灾难,再现了唐山人自救互救,党中央亲切关怀,解放军全力救灾,全国各地大力支援的全过程,展现了英雄的唐山人民伟大的抗震精神。

(图片来自:游虾视角)

  第三部分为观众呈现了美丽的生态唐山,全景式地展现了唐山的新发展理念,坚持高质量发展,坚持以世界眼光、国际视野、战略思维、唐山优势战略发展,将一片废墟建成繁华都市、乐居福地、发展热土,创建文明和谐家园。

  高科技融入展览中

  在唐山近代工业部分,陈列着一个大屏幕,上面有当时唐胥铁路、开平矿务局、细绵土厂的介绍。但这个屏幕并不是讲解式,而是交互式。显示屏是可触摸的,参观者可以通过点选其中的项目,展现出一组组当时拍摄的照片,与操作手机类似,参观者用手指对着需要观看的照片在屏幕上滑动,进行扩大或缩小,照片也能放大或缩小,方便观看,同时参观者点住照片,可以随心所欲移动到屏幕任意位置。

  在一个展厅的中部,观众还能看到一个倒三角的“显示屏”,正在播放“建筑房屋提高其抗震性”的科普短片,让不少观众叹为观止的是,无论站在显示屏前哪个位置,都能看到科普短片,也就是说这个显示屏是360度无死角的。该设计解决了以往展览观众只能正对着展板一面参观的缺陷,可以让更多的观众同时观看。它的原理是通过东南西北四个坐地朝天显示屏,通过倒三角的镜面反射,将画面传递到人眼中,设计独具匠心。

  在科普厅,可以进行VR体验,进行虚拟“应急避险”。参观者戴上视觉头盔,双手拿住遥控器,可以选择“系统体验教学”和“进入地震体验”两种模式,身临其境地体验大地震来临后,如何尽快地从房间中逃脱,如何进行自救,增加自己的“实战”经验。同时,墙上的电视屏幕也显示着参观者实时的视觉画面,如果是孩子体验,家长还能在一旁进行指导。

  加强互动体验

  在科普厅,除了VR体验,还有更多互动式项目。其中“倾斜的小屋”从外面看只是一间普通的小屋,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。可是许多参观者兴冲冲地从入口进去后,出来时都觉得头晕目眩、站立不稳。讲解员道出了其中的秘密,原来人的行动受大脑指挥,当人们进入倾斜小屋后,虽然地板有倾斜,但看到墙面与小屋的地面是垂直的。相互矛盾的信息汇集到大脑中,使大脑不能发出正确指令,才会让人感到行走困难。

  如果意犹未尽,还能在科普厅电脑前进行虚拟逃生训练,其中有4个模式,分别为家中、教室、户外、野外,可以深入了解不同环境怎样进行避险。除了这些,还能进行答题,测试一下自己的能力,每一个选择题解答后都会立刻出结果,测试的项目都是与防震减灾相关的内容。

  离开科普厅,来到最后一个环节“互动留念”。参观者走到主控台前,这时本人的画面显示在左前方圆弧形展板上,选择拍摄后,留下自己的签名,图片将被保留下来,出现在右前方展板上,这里还能看到其他参观者留下的照片。在一旁的私人小房间中,参观者还能录制视频。戴上耳机,拿上话筒,讲一段温馨的话,或是说出自己的心愿,或是留下自己参观后的感受,这些也将会被保留,极大地增强了参观者和展馆之间的交流互动。